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第一梯次環境變遷講座@Mar:適當科技在環境變遷中的突圍—一個更符合庶民自由民主價值的嘗試 陳信行



這次諾努客農莊工作假期的主題是「氣候變遷下的低碳社區」,除了永續農法和生態建築的實作外,每次活動還會安排一場講座,邀請在實務第一線的環運\農運工作者分享經驗。其實講座是活動中非常精彩且重要的部份,可惜也許因為白天勞動太累,大家的反應沒有想像中熱烈。以下整理出一些與談者的發言重點,給各位參考。

吳文通:反核之外,應深討台灣能源政策,節能重於開源
首先發言的是鹽寮反核自救會的前會長吳文通先生,稍微知道反核四歷程的人應該對他都不陌生。他從對於貢寮的感情談起,到自己投身反核的過程「我在瑞芳出生長大,卻比很多貢寮人更愛貢寮。雖然不是土生土長,但知道貢寮這邊的歷史,就會對這個地方產生認同感。來了三四年之後就遇到核四這件事情,站出來反對,一直到現在二十幾年,這是我的『榮幸』。別人說我『為家鄉打拼』,其實跟事實不太相符。人把自己的家鄉忘記,就不會愛護家鄉。」
本身從事家電業的吳文通,雖然沒有耀眼學歷,但談起日常節能和能源使用,卻能夠如數家珍。舉例來說,現在的路燈都做太高了,其實適當的高度應該要貼近地面,一來沒有光害,二則比較省錢,三是這樣比較符合行車人要看清路面的需求。另外像冷氣機,最適當的裝設位置應該是地板之下,順應冷熱空氣對流的原理,這樣能夠省到高達一半的電。聽了他的說明,我們才知道,原來許多習以為常的能源設置,其實大有問題。吳文通提醒在場的社規師,未來在進行社區環境規劃時,應該要善加處理社區能源使用。台灣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節能空間,與其一直蓋核電廠、火力發電廠來增加發電量,不如做好節能,才是根本的解決方式。
「如果2000年時能夠廢核成功,將經費投入再生能源,相信應該比現在的狀況還要好,台灣也可以輸出自產能源,變成再生能源產業,很可惜沒有做到。」吳文通感嘆。政府很愛講「核四是台灣的準自產能源」這種話,卻沒意識到,台灣浪費自己天然的資源不用,而去用有限的資源,實在是本末倒置。
經歷過飽受政治鬥爭耗損之苦的反核運動,吳文通認為,應該不要再談「反核」,而要深刻地去討論能源政策走向,因為「反」好像帶有某種(政治)意識形態。比如德國決議2020年廢除核電廠,並不是基於單純的反核立場,而是經過國會多年而冗長的聽證會,提出新的論述,評估這項產業對於未來的能源和經濟發展沒有助益,並得出「如果全世界只有核能能源,未來會導致特定國家壟斷,引發世界大戰」這樣的結論,而不是僅用「核電會害死人」這種道德理由來反對。

陳信行:科技問題就是民主問題
講座的另一位「專家」來賓是世新社發所的陳信行老師。不過老師今天演講的核心卻是對於專家的質疑,他開門見山問「專家是如何運作的?」現今我們遇到的許多開發案爭議,其實都跟專家與民眾認知之間的差異有關。這不是說有哪個人比較壞心,要去害別人,而是由專家把持、缺乏常民參與的科技體系就是會有這種狀況。
舉例來說,核四幾乎是目前最貴的一座核電廠,專家為了應付科學風險帶來的不確定性,不斷加東西進去,一直做「備份」,因此砸下的錢越來越多。而陳信行自己也是因為在貓空實驗小型竹子風力發電機(適當科技),才瞭解專家在面對大型、集中式發電系統時的思考模式,不一定能觀照到實際的民眾需求與社會正義。


陳信行回憶二十年前參與高雄後勁反五輕抗爭的過程,「那時每兩週就會有一陣臭味從廠房傳出,隨便在空氣中點火就會燒起來,每次大家都衝到中油廠房前開始丟東西抗議,裡面的公關室主任就會跑出來道歉,然後用英文講一堆名詞解釋,結果被居民罵說聽不懂。就算是他們(中油)有非常大的誠意要改善,實際執行時也很困難。」這段描述一舉道出專家和民眾在真實情境中面臨的巨大鴻溝。到現在,雖然有遷廠承諾,但五輕爭議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地方居民和中油仍處於對立狀態。
另一個值得深思的案例則是RCA案。七零年代美國RCA公司來台設廠,䀻用許多桃園地區勞工。這些工人(多數是女性)在工作期間或離職後,卻有相當大的比例罹患了各種癌症。他們在RCA撤廠多年後提起集體訴訟,認為RCA工廠使用的有機溶劑污染水源,導致勞工健康受損,要求賠償。目前此案已經進入實質審理階段,卻考驗司法體系處理相關環境污染與職災案件的判斷準則。
「這個案子的法官非常難做,要面對很多統計數據、科學實驗。各種專家將在法庭上作證,包括流行病學家、癌症專家、土污專家等,但這些專家最多只會做出『(污染物)高度可能(導致癌症)』的結論,而不會斷定『就是他(RCA工廠)造成癌症』法官又要維持公正、又要參考專家意見,他會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盡量做一個符合社會期待的判決。」
陳信行認為,非專業領域的人面對像能源等問題時,都會說「不懂」,但每個人都要勇敢嘗試去跨越自己本身的領域。科技問題就是民主問題,身為公民都應該參與,因為科技體系不是任何一個人能夠單獨掌握的。
老師講的第三個例子也非常有趣。聯合國1960年代推動「ORT」(口服電解質療法,治療小兒腹瀉),最初是為了解決第三世界國家兩歲以下幼兒多半因為電解質不平衡死於腹瀉,而這些地方又很難拿到乾淨點滴及幫忙注射的醫療人員。ORT藥方為:一杯水、一把糖、一撮鹽,加在一起就成為可以讓幼兒服用的解藥。然而,這個療法因為不符合一般人對於「醫療」的想像(例如一定要吃藥,而不是水加糖跟鹽這種如此「尋常簡單」的方式),因此推行失敗。一般人如何看待專家,也會影響到兩者在科技領域中,是否有民主的互動。




王舜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