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第二梯次工作坊圖說 by 海辰


土窯原理:在窯內燒材,讓熱空氣在窯內對流慢慢加熱。




土窯基座構成:外層由紅磚砌成,放入沙土填充物,再鋪上一層可幫助保溫的酒瓶,最後以耐熱磚或耐熱水泥封住最上層。





土窯是由一條條參雜黏土與稻桿的土條拼疊起來。




土窯外觀



土條須由人工將黏土、砂、稻桿踩踏混合,再分成一條條的土條。



諾努客菜園





第二次工作坊實錄@Apr


紀錄/海辰



土地的故事--土地倫理

        土壤需經過漫長的時間才會形成,在早期土地未私有化,產生的是大家庭、部落的概念,而私有的概念,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使得現代的人常常都為此背了一身房債。美國早期印第安人的seven generation的概念,想到的都是後代人們的生存,殺多少的牛,生多少小孩,都是由長者依照天候等因素,討論後決定的,而現在的教育是教導如何利己,以強凌弱,反觀地球在46億年前形成,接著有了植物,再來有動物,而人類的出現只不過是30萬年前的事情,大規模的改變地球,算從工業革命開始,也才不過200年,就已經耗盡了地球幾億年來的資源,所以,土地是不該被擁有的,但是不擁有,如何保障財產?需要保障是因為我們沒有安全感,人要的是一個生存,是從長輩傳承下來的知識,學習如何運用各種事物,學習如何生存,所以樸門在「土地倫理」講的是一個「共生」的概念,是分享共有的資源,因為有私有主義的產生,才有現代所謂的進步,所以利用土地信託等方式,打破私有,但也有一個財產的概念。
        早一代的人常說不好好讀書就去作農,在這種教育下,現在的這些政治官員是不喜歡種田的,但是這是一個文化的價值,早先的人就是活在大自然裡的,剛剛在自我介紹時,有人分享自己想買田,現在還想買嗎?亞曼現在是佃農,為什麼不買呢?經過幾年的思考,想了一句話:「子孫若嫌,有田何用?子孫若不嫌,有田又何用?」子女大多不喜歡下田,買了土地也浪費,不如給需要的人,子女不嫌棄的話,還要怕變成一個賣土地敗家子呢,所以不要把種田想的太浪漫,它可是會有很多職業傷害的,彎腰種田一下就腰酸了,而長輩的傳承、社群的分享,就是讓傷害減少的方法。 文化的傳承是一種模式,從自然中學習,並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從現有的資源去做,變成一個社群,慎選土地並分享給大家,自己不會太累,也會有成就感,像我們明天要做的三明治堆肥,一定不會是存20公里外拿廚餘來,一定是周圍社群一起蒐集的結果。所以在此,破除「我執」也是很重要,因為只要分出你的、我的,紛爭就會開始,我們上次有看過前的故事,樸門就是要「賺對地球有益的錢,做對地球有益的事」,像是現在很流行的綠色產業,我們稱它「功過相抵--零」,因為他在製造的過成其實是非常耗能的。

農法爭鳴與樸門精神

        現在很多像樸門的各種理論,像是BD農法,是由魯道夫天啟後所說,認為一切都是有受宇宙能量的影響,就算是九大行星的最後一顆,雖然引力沒有內行星大,但是還是有影響,像是割人草,每個人應該都有被割到的經驗,把邊緣用顯微鏡放大來看,都是玻璃,也就是矽的結晶,植物受了行星的影響,把矽元素集中到邊緣,就是那麼的神奇。樸門也講能源,就像是田間小路,不須要大型壓土機,而且還會是最短的距離,能源就被儲藏在這樣的細節中,又像是植物在這裡生長,一定是這裡適合它,例如有一種紅莖的草,它只要一小段生長,農人都把它視為勁敵,但在樸門眼裡,因為它的根很深,所以可以幫助破土,這就是一種「能量」。
      而黎醫師的秀明農法,像是利用乾旱來對付福壽螺,這種一開始人們因為想把它們作為螺肉,而因為不好吃而放生的外來種,乾季時鑽到土裡四五十公分,撒農藥根本沒有用,但是假如在稻苗種下去一個月的時間,保持乾的狀態,之後再灌水,福壽螺就會來幫你清除剛長出來的幼嫩雜草,福壽螺分不清哪些是稻子,只要是嫩的就喜歡。這也是樸門的另一個觀念,「緩慢的解決問題」,也就是經過長期的觀察,去做最好的,決定以後,就做吧!
        很多人說,這些農法種的目的不是錢,那如何養活六十億人口?但是,傳統農業產量的上升,已經到達了一個極限了,現在大多數了地方是肥害,而不是肥分不夠,而新興的農法,把一些本也是很少生產量的,利用這些農法,將產量提升,這就是一個讓整體生產量增加的方法。現在政府在推行的「小地主,大佃農」,如果沒有加上「有機」,只會對環境的傷害更大,因為本來一家老農,本來只能使用慣行農法一分地的,現在分租出去,人們就會把一塊地用盡後,在換下一塊地,對土地的傷害很大。現在的農業政策是一公斤1213塊錢收購,不論是用什麼水源、什麼方法,只看產量,所以農夫要作的事情就是拼產量,品質不論,而有機米,產量雖較低,但是單價較高,從一開始一兩百元,到現在有人開出35元的價格,還是比慣形農法的米高出近三倍。

土壤

        回到土壤這個主題,土壤是由岩石風化而成的,母岩對於土壤的種類有決定性的影響,五公分的表層土壤形成,大約需要一百年的時間,在熱帶雨林等較濕熱、植物較多的地方,土壤形成就會快一點,一般的農地是裸露的,土壤隨風飄逝,這也就是當草被牲畜吃掉後,結果造成草原沙漠化。裸露的土壤只剩下土,直接受到陽光直晒,動物被熱的只好搬家,這樣土壤就懨懨一息了。所以在樸門的觀念裡,其中一項就是要「加強森林的演替」,把被干擾過的土壤回復較自然的狀態,怎麼樣加速土壤形成呢?就是利用覆蓋(Mulching)。
        我們常常講的「次森林」,就像是一些禾本科、樟桐科的植物,屬於陽性先驅植物,喜歡陽光,而相對應的就是一些耐陰植物,適合溼度較高的地方,這也就有了「食物森林」的概念,利用不同種植物混種,因為可以達成自然平衡,不須要太照顧,藉由一開始的設計手法,使一年四季都有產量。順帶一提的是,植物都是有感覺的,在植物的祕密生命這本書中,就提到如何用植物去偵辦案件,抓出壞人。
       台灣的地質屬於新生的大部份為花崗岩、大理石等,要如何判斷土壤的特性?很簡單,拿一個罐子,放土再加水,砂質土壤沈澱的較多,黏質土壤沈澱較少,並有有機質漂浮,水中沈澱物可大分為三層,由下到上為砂質土、壤土、細砂(黏土),黏土的上方1/41/5是分離出來的有機質,理論上來說三層的比例是1/3平等分配最好,不過實際上,什麼樣的土比較好,沒有一個定論,要看植物的特性,像是西瓜在河床沙地也可以生長,如果土質太酸,可以用堆肥把它改回來。

麵包窯

        今天要做的麵包窯有很多型式,從古早磚造、園拱形的羅馬窯開始,大部份的麵包窯都是它的形象,也有田間無煙囪移動式的,和義大利的pizza窯。我們今天做的是大型的麵包窯,可以同時放兩個烤盤。有些人會問,為什麼做一個麵包窯就叫做樸門了,因為它融合了很多的因素,包括1. 在地生產,在地消費:台灣所吃的麵包,幾乎全部都是進口小麥,且大部份的麵包店,配方油、糖、鹽等都非常多,所以最好是可以自己種一點小麥,自己烤麵包,這樣也可以減少食物旅程,2. 自給自足率提高,並推展多樣性多功能裝置,3. 雙手萬能,健康飲食,4. 學習技能:利用體驗課程學習技能,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5. 環保概念:節能減碳並尊重自然。
      

  

      也有人會說,你們這樣燒木材、冒煙也會對環境造成傷害,煙有分兩種一種是白色,那是水汽,木材不夠乾的時候會產生,另一種是黑色,是碳,是因為燃燒不完全。 木材用的是漂流木等植物性的,等燒完了以後產生的CO2,就回歸自然,成了碳平衡過程中的一環,那相對於一般說CO2的排放,是過度使用石化能源,還有動物排放的CO2,石化能源是古代的植物,很久才行成的,現在把它都排放出來,CO2就太多了,動物排放的尤其是牛,你說我們人類也會放屁,牛有四個胃,打一個嗝肯定勝過你放一百個屁。有野蔓園做麵包,三公斤的麵包,大概用3-5公斤的木材就可以了,如果有煙囪大概要5-7公斤。
        麵包窯分為兩個部份來說,第一個是基座,第二個是窯體。基座的部份,此次是由一間屋老闆已做好了,尺寸大概是180平方公分,高度為30公分,下面墊高60公分左右,以方便放入烤盤為主。在基座的空間,1. 放入較破碎的廢棄磚頭,2. 空隙以沙填補,3. 在中央會放烤盤的部份,鋪玻璃瓶,與旁邊的沙同等高度,並注意把蓋子、塑膠的部份取下,4. 接著在上面整齊的鋪磚,中間的部份可用防火磚取代,中間的孔洞由沙補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平臺,可放窯體。
        第二是窯體的部份,1. 用建築用沙(此次使用新竹土)在上面形成一個橫放的蛋剖一半的形狀的沙丘,目的是之後把土條堆疊在上面,有個形狀,等土條乾了以後,在從窯口把沙挖出,而蛋形的目的是使空氣對流順暢,2. 上面鋪一層報紙,用水打濕,3.  圍上土條,並留窯口。而土條(土磚)有四個材料,1. 乾淨的黏土,挖地面下一公尺的土比較乾淨,或者是買一般的土,用之前先泡水軟化,2. 細沙或建築用沙,挖的時候挖表層較乾的土,用撒的,為的是使土團有空隙,3. 稻桿,曬乾的稻稈切碎成5-10公分的長度,不要超過10公分,4. 泥水,為的是增加黏度。這裡使用的材料都講求乾淨的,因為麵包的製作過程會膨脹,會吸收周圍的物質,所以乾淨是很重要的。把材料全部放在一塊正方形的布上,稍微拌勻後開始用腳踩踏,可以不時的用內拉外踩的方法,將材料翻面,什麼時候才算完成呢?就做出長約30公分、直徑約10公分的土條,左右搖晃10秒鐘不斷,這樣的黏度就算可以了。
        最後,上個步驟的半蛋形建築用沙的部份,是直接在基座的平台上製作,土條的部份另外做,現在要把土條包圍在半蛋形的沙丘上,使用交丁式的排列方式,一共兩層,第一層排好後要戳洞,第二層排上去時利用重力大力的擺上去,把表面抹平、裝飾一下,可以用喜歡的造型,這樣也就融合了樸門所提倡的「美」的元素了,假如空間資材足夠,有可以連接著做座椅、置物臺等,多樣化的利用。

三明治堆肥

        講到農法,還要配合看你的目的是什麼?是什麼人使用?對象是誰?例如是家庭、民宿休閒用,還是主要經濟來源?還有一點就是關於有機的迷思,認為只要是有機肥就是有機農業,但其實我們常常看到的有機資材,如椰纖,多是從泰國、越南來的,無菌的常常發霉,因為第一個入住的微生物,就會迅速成為優勢種,當在家庭裡小量使用時,可能開封後一、兩個月才用完,這時可能就很容易發霉,又如太空包裡的木屑,有些是從大陸運來,那有些黑心的就會用廢棄的木頭傢具去製作,品質就很難保證了。
        要如何試驗什麼種子適合怎麼樣的土壤堆肥呢?就把各種種子都種下去!可以利用土把各種種子包起來,變成所謂的「種子球(seed ball)」晒一晒就把它丟到土裡,另在也將種子保留,利用社群做種子及心得交換,像是在網路上很多種子交換的網頁,或是買F1的種子來自行留種實驗。另外,三明治堆肥是利用覆蓋的方法保溼,但在秀明農法中,不用覆蓋時的原因是希望植物可以自行去找水,根深的更深,植株可以更加健壯,所以每種農法都有不同的理論,是了才會知道哪一種最適合自己的耕作方法與土地特性。


        在做三明治堆肥之前,要先番土整地,要注意的是,在樸門的做法中,除草是不刻意除根的,我們把草除了以後,把它拌進土壤中,或是用於覆蓋廚餘,假如想保留漂亮的雜草,就把它整個挖起來放在旁邊保留,之後再把它種回去,翻土只需翻一次,之後就不需要再翻,所以可以翻鬆一點。種植的格局,可以自行安排,例如「鑰匙孔式」的方法,可以讓種植面積手都可以搆的到,並且在邊界處,利用木頭石塊去做出分界、圍籬,一方面可以使人不會踏進去,二方面可以造成邊際效應,使動植物、微氣候多樣化,且土壤較不會變硬。水資源的部份,可以在旁邊挖一個坑,樸門不會挖個大的水庫,使用「分散」的方式,並利用雨水蒐集等方法,蒐集水資源,渡過缺雨的季節。
        三明治堆肥有五層,步驟包括1. 廚餘,這部份是高氮,不夠時可用雜草混雜,只是效果較差,2. 枯枝落葉、稻梗,這一層是碳的部份,3. 澆水,4. 覆土,5. 鋪紙板或大片葉子,目的是保護,6. 再覆土,第二層土需厚一點,7. 種植植物。其中廚餘層與枯枝落葉層約3-5公分,綠色的碳較多,咖啡色的氮較多,可以去調配碳氮比例,這樣看起來疊了很多,但因為成份有70%都是水分,所以幾天後就會消下去了。




        細節的部份包括1. 廚餘盡量少點肉、豆腐等,因為狗會把它挖起來吃,2. 因為要覆土,所以在整理基地時,須先把一些土堆在旁邊,用於覆土,3. 紙板的部份儘量把油墨的部份撕除,偶爾一次沒有關係,但是長期累積下來就不太好,紙板不夠的話,可以先想種植時如何排列,鋪重點的地方即可,4. 種植時把紙箱戳破再種植,種植時小心不要碰到廚餘層,假如怕會碰到,可以在補一些土進去,撒種子的植物也是用同樣的方法,把紙板戳破後放入,5. 種植的距離約30-40公分,依據植物特型做微調。
        在種植的時候,要知道有植物分布有七層,從上到下包括樹冠層(頂層)、中間層(如竹林)、底層、地面層、垂直層、地表下層(如馬鈴薯)和微生物層,知道這個是為了配置作物時,需配合方位,使高層的植物在日後不會遮到,例如木瓜屬於中間層的植物,在種植時就需單邊種植,避免遮到其他的作物。另外一些隨機教學,包括玉米易雜交,所以不同品種的要種遠一點;種果樹時可以在旁邊種樹豆(銀合歡),雖然是個外來種,不過可以適量的用,不要外傳即可,並在開花結果前砍掉,果樹長大了在把整棵砍掉;一些繖形花科的植物可以種在旁邊當忌避植物,如紅蘿蔔。


2010年5月9日 星期日

第二梯次環境變遷講座@Apr:氣候變遷氣候變遷下的社區實作 鍾永豐


紀錄\王舜薇


抗爭,就在每日的生活裡。

美濃反水庫運動與貢寮反核四,一南一北,是九零年代經常被評論者拿來相提並論的草根社區環境抗爭。其中,美濃反水庫運動更被視為地方社群經營和在地文化行動的典範,從愛鄉愛土的環境抗爭,衍生出交工樂隊、美濃愛鄉協進會、黃蝶祭等多元又豐富的行動樣貌,且在抗爭過後延續成為台灣社運的重要公共財,也啟發許多運動形式的想像。例如綠盟秘書長敏儀,就稱自己會想在貢寮當老師,也是受到反水庫運動中,很多老師帶著學生一起行動的影響。

於是,美濃經驗對於貢寮來說,有什麼可以借鏡、挪用、再生產的可能?

這次的講座,特別邀請到反水庫運動中的重要人物­--鍾永豐先生。他是美濃客家子弟、作家、詩人、歌詞寫手,也是組織運動者,又曾經擔任公職多年,資歷豐富完整,戰鬥位置多元。雖然,這次他不談美濃,談的是嘉義太和社區,卻又無處不談美濃,因為無一不是由美濃經驗衍生、滋養、茁長的反省。短短兩小時的演講,有如醍醐灌頂的精彩,比如談到駐地藝術家在社區中的參與和生活,翻轉在地居民的現代化意識;又比如談到運動者從「講道理」到「自己幹」的思維轉變,種種深刻體會,讓在場的大家都受益良多。

貢寮,有可能像美濃和太和社區那樣,匯集許多力量嗎?永豐大哥的演講,讓我們知道,文化藝術行動,不是被框起來的表演節目,而是與在地產生緊密連結的「生活」。貢寮還有很多未被發掘的故事,以及等待被聚集起來的力量和資源。

以下是講座內容節錄

鍾永豐

改變品味文化,是一場複雜的社會運動

20032009年,我在嘉義縣擔任文化局長,當時有很多跟社區面對的機會。而嘉義縣的阿里山是台灣高山茶的重要產地,有很多採茶社區。

大家都知道,高山茶的種植方式,其實一點都不環保,傳統茶農種茶的方式,例如大量用藥,對水土都會造成傷害。但是要改變農民的耕作方式,其中的困難度、複雜度,都不亞於發起一場社會運動。大家可以看到,台灣農業已經越來越往高山發展,除了茶之外,還包括水果蔬菜,這不全然是農業結構改變的問題,也包括文化面、品味定義的問題。品味是什麼呢?記得我第一次去泰國峇里島玩,最大的震撼是吃到當地木瓜,一咬下去發現,原來木瓜味是這樣!那種香氣,像是小時候吃到的,但是,現在我們在市場上好像都找不到這種記憶中的味道了。

品味建構本身是個很複雜的過程,像現在在台灣買水果,變成大家都要求「甜」才買,於是買水果就像在買糖包,這跟戰後農業革命、也是口味革命有關,使得台灣人判斷水果好不好,都是看它甜不甜。茶也一樣,現在我們判斷茶的品味,都要看是否「清香」,「頂級」高山烏龍茶也是「清香型」,變成只有「一種」標準。其實茶的口味有千百種,這其實跟文化品味有很多關係。

我現在不像以前搞運動時會兩分切割,只因為高山茶對環境不好,就反對它。其實影響農民的耕作方式有很多因素,就像大家今天會長成這個樣子,其實跟台灣的升學制度有很大的關係。(眾笑)

於是,我想要在社區裡面進行新的嘗試。阿里山的高山茶區很廣,約有三千多公頃,我一直在想,這裡面有沒有可以合作的對象?後來找到了太和社區。

選擇太和社區當合作對象,有幾個重要的因素。一是我發現那邊沒有半座水泥田埂,而是用石頭砌的,這樣一來,下大雨時有空隙讓水有地方走,水土保持可以做的很好,石縫裡面可以也長草,形成微生態,也就是說,這裡還保有傳統的生態工法。另外,這裡的農民主要是客家人和漳州人,就我的認知,一般來說「文氣」較高,可以「講道理」,觀念和意識上都比較成熟,可以溝通,所以我就選定他們為合作對象。



講道理的時代過去了

後來我覺得,做社區營造,不停「講道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這個年代,大道理過剩,變成「語言的通貨膨脹」,不像八九零年代那個時候,是個啟蒙時代,新的道理一出來,大家都眼睛一亮,會聽你講話,現在講大道理已經沒有影響力了。在這種「運動語言貶值」的時代,可否找到新的媒介,承載社會對話和社會觀念的轉介?於是我找了號稱「全台最基進」的策展人吳瑪俐。她認為,藝術品是「人類的負擔」,藝術不在於我們「產生」什麼藝術品,而是「人跟人的關係產生什麼變化」。我不要藝術家去社區裡做一堆東西,但留下來的人(社區居民)要去承擔的這種藝術品。我們反對具象、物件化的藝術創作,而強調藝術應該是「參與」的過程。於是找了一些搞過運動、但是「不幸」成為藝術家的朋友。說不幸,是因為藝術家都又窮又苦(笑)。


會講大道理,不一定能跟社區產生化學變化。很多觀念跟價值的體現,是在「一起做一些什麼」當中。我們希望藝術家不是來「指導」創作,跟居民應該是同等的。當時我們有對社區設下一些要求:若社區希望藝術家進駐,必須確保藝術家的吃住,晚上時間還要輪流安排他們到各家住宿,讓藝術家能夠進入當地生活脈絡,不是沒有關係。而反過來,藝術家也必須像居民,學習當地的價值、故事和文化。這是一個「互為主體」的模式。於是「居民」和「藝術家」的界線逐漸模糊,到後來融在一起。

另外,我們在接受提案時,也不會一開始就在計畫書裡面寫定要做什麼,而是要求居民和藝術家之間要經歷一個社會過程,相互定期討論,最後才讓兩者共同決定要玩什麼。

互為主體,對話品味

在太和的操作,先進行幾層次的對話。第一是「品味的對話」。阿里山跟梨山的高山茶,其實喝起來都一樣,甚至之前梨山的茶還被爆料出摻有越南茶,但其實老實說,越南的跟台灣的茶,喝起來的確差不多。茶的品味其實是可以多元化的,於是就讓藝術家跟居民對話這一件事,玩一些品味對話的遊戲。其實茶農和菸農差別不大,因為產銷端(茶商、菸商)掌控品味的關係,使得菸農和茶農都不敢隨意變換口味。這樣一來,茶農就越來越習慣用高山茶種植法,這其實是一連串環節的影響。

照理來說,夏茶應該是最好的,因為天氣環境的關係,生長快速、被蟲咬過,茶質好,但卻因為雜質過多,茶農不喜歡,價格不如冬茶。大家都知道,被蟲咬過的蔬果比較甜,這是因為蔬果本身被咬之後,會分泌一種防禦素,就是它讓蔬果更甜。結果茶農都種冬茶,為了要控制茶性,所以就要用很多農藥,施灑大量農藥和除草劑,杜絕茶園蟲害。

因此,觀念的接受是非常困難的。直到去年八八水災後,太和受災嚴重,幾乎不能住人,那裡的產業也受到很大的傷害。我告訴社區發展協會的幹部,若不回應生態問題,阿里山高山茶的形象不可能再回來,而做生態復健,是太和的唯一出路。何謂生態復建?我跟他們說,就是要在茶園裡「種樹」。我這樣講,茶農都質疑,生產面積不是會減少嗎?且種樹會遮蔭,茶會長不好,也會吃掉茶的肥料。

最後能夠說服他們,是因為我也親自去種茶。

自己幹,能服眾

當時剛好我的一個朋友有一塊農田,其中部份是茶園,因為不是長期在耕種的,所以雜草很多。我就不刻意除草,讓草和茶平衡,結果種出來的茶,意外地風味層次非常豐富。原因有幾個:茶園位處中海拔,讓茶有高山茶的清香,也有低海拔的豐富;茶種為金萱茶,是茶農口中「很野」、「很賤」的次等品種,也都不太願意種植的茶種;還有就是因為那塊農地野放多年,雜草多,茶跟草共生,讓茶樹下面幾乎都是保溼狀態,且因為草會抓空氣裡的氮,茶就有天然氮。也因為有草,所以蟲不太會去咬茶,整個茶園維持很平衡的狀態。

最後是做茶方式。我的茶發酵方式跟別人都不一樣,簡單說就是「按照自己的生活作息」去做茶。正常來說,一般茶農遵守嚴格的八小時或六小時的發酵時間,但我常常「睡過頭」或「懶惰」就不遵守,結果,不同的發酵時間反而讓做出的茶層次豐富,從入口入喉到底都有不同滋味!誰說不能輕輕鬆鬆、照自己習慣做茶?這是種茶的適當科技。

這樣做茶,茶的產量當然不會多,但是因為風味佳,茶的單價提高了,茶的形象改觀了,於是茶商一定搶著買。其實現在台北會喝茶的人,也都不喝高山茶了,而是喝雲南的老茶樹。後來太和茶產品提出的口號是「跟我們買茶,就是支持我們在茶園種樹」,希望改變傳統消費者茶農茶商的關係,改變茶葉產銷方式,形成消費者的主導權,讓口味的選擇也多元起來。

過去我們搞運動,都會想說「一片形勢不好,有沒有辦法改變,然後向外擴散?」太和社區其實就是一個很容易擴散的地方。到現在搞三年,當然不是一個藝術家一進去就可以改變,但在這些人受居民歡迎的前提下,只要能夠持續下去,觀念和價值模式就會改變。

我覺得,自己親自下去做之後,說服力真的強太多了。過程中當然也吃了很多苦,有時候為了做茶廢寢忘食。弄茶時的「刻骨銘心」,來自第一次整理茶園時,拉開一片小葉蔓澤蘭,結果衝出一大群蟲和蜜蜂,身體被叮的腫成一片送醫院。幾個月之後身體產生「防禦素」,也就習慣了,很好玩!


文化戰爭

現在國際上公平貿易運動的策略是,不只是訴求產品對於環境有善,或者只是疾呼支持保護雨林等社會正義,更要說「自己的東西是最好的」,這是「品味論述」和「品味詮釋」,這是一場「文化戰爭」。

進步藝術家去到邊緣地方,可以轉變在地居民的「現代化意識」。因為社會上普遍對於藝術家的認知都是「天真、誠實」,所以藝術家認為好的東西,一定不會騙人。當藝術家跟在地社區說,你們的東西很好喔,本來不被社會肯定也不肯定自己、潛意識中認為自己「落後」的農民,就會相信這樣的說法,進而也覺得自己的社區文化或常民知識是有價值的。這是藝術家具有的力量,翻轉前現代跟後現代的地位,造成觀念的化學變化。

大家都知道,傳統廟宇裡面有「乩童和桌頭」吧?乩童就像藝術家,桌頭則負責翻譯乩童傳達出的神諭,就是在藝術家身旁講大道理的人。這兩種人都很重要!(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