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海辰
土地的故事--土地倫理
土壤需經過漫長的時間才會形成,在早期土地未私有化,產生的是大家庭、部落的概念,而私有的概念,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使得現代的人常常都為此背了一身房債。美國早期印第安人的seven generation的概念,想到的都是後代人們的生存,殺多少的牛,生多少小孩,都是由長者依照天候等因素,討論後決定的,而現在的教育是教導如何利己,以強凌弱,反觀地球在46億年前形成,接著有了植物,再來有動物,而人類的出現只不過是30萬年前的事情,大規模的改變地球,算從工業革命開始,也才不過200年,就已經耗盡了地球幾億年來的資源,所以,土地是不該被擁有的,但是不擁有,如何保障財產?需要保障是因為我們沒有安全感,人要的是一個生存,是從長輩傳承下來的知識,學習如何運用各種事物,學習如何生存,所以樸門在「土地倫理」講的是一個「共生」的概念,是分享共有的資源,因為有私有主義的產生,才有現代所謂的進步,所以利用土地信託等方式,打破私有,但也有一個財產的概念。
早一代的人常說不好好讀書就去作農,在這種教育下,現在的這些政治官員是不喜歡種田的,但是這是一個文化的價值,早先的人就是活在大自然裡的,剛剛在自我介紹時,有人分享自己想買田,現在還想買嗎?亞曼現在是佃農,為什麼不買呢?經過幾年的思考,想了一句話:「子孫若嫌,有田何用?子孫若不嫌,有田又何用?」子女大多不喜歡下田,買了土地也浪費,不如給需要的人,子女不嫌棄的話,還要怕變成一個賣土地敗家子呢,所以不要把種田想的太浪漫,它可是會有很多職業傷害的,彎腰種田一下就腰酸了,而長輩的傳承、社群的分享,就是讓傷害減少的方法。 文化的傳承是一種模式,從自然中學習,並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從現有的資源去做,變成一個社群,慎選土地並分享給大家,自己不會太累,也會有成就感,像我們明天要做的三明治堆肥,一定不會是存20公里外拿廚餘來,一定是周圍社群一起蒐集的結果。所以在此,破除「我執」也是很重要,因為只要分出你的、我的,紛爭就會開始,我們上次有看過前的故事,樸門就是要「賺對地球有益的錢,做對地球有益的事」,像是現在很流行的綠色產業,我們稱它「功過相抵--零」,因為他在製造的過成其實是非常耗能的。
農法爭鳴與樸門精神
現在很多像樸門的各種理論,像是BD農法,是由魯道夫天啟後所說,認為一切都是有受宇宙能量的影響,就算是九大行星的最後一顆,雖然引力沒有內行星大,但是還是有影響,像是割人草,每個人應該都有被割到的經驗,把邊緣用顯微鏡放大來看,都是玻璃,也就是矽的結晶,植物受了行星的影響,把矽元素集中到邊緣,就是那麼的神奇。樸門也講能源,就像是田間小路,不須要大型壓土機,而且還會是最短的距離,能源就被儲藏在這樣的細節中,又像是植物在這裡生長,一定是這裡適合它,例如有一種紅莖的草,它只要一小段生長,農人都把它視為勁敵,但在樸門眼裡,因為它的根很深,所以可以幫助破土,這就是一種「能量」。
而黎醫師的秀明農法,像是利用乾旱來對付福壽螺,這種一開始人們因為想把它們作為螺肉,而因為不好吃而放生的外來種,乾季時鑽到土裡四五十公分,撒農藥根本沒有用,但是假如在稻苗種下去一個月的時間,保持乾的狀態,之後再灌水,福壽螺就會來幫你清除剛長出來的幼嫩雜草,福壽螺分不清哪些是稻子,只要是嫩的就喜歡。這也是樸門的另一個觀念,「緩慢的解決問題」,也就是經過長期的觀察,去做最好的,決定以後,就做吧!
很多人說,這些農法種的目的不是錢,那如何養活六十億人口?但是,傳統農業產量的上升,已經到達了一個極限了,現在大多數了地方是肥害,而不是肥分不夠,而新興的農法,把一些本也是很少生產量的,利用這些農法,將產量提升,這就是一個讓整體生產量增加的方法。現在政府在推行的「小地主,大佃農」,如果沒有加上「有機」,只會對環境的傷害更大,因為本來一家老農,本來只能使用慣行農法一分地的,現在分租出去,人們就會把一塊地用盡後,在換下一塊地,對土地的傷害很大。現在的農業政策是一公斤12到13塊錢收購,不論是用什麼水源、什麼方法,只看產量,所以農夫要作的事情就是拼產量,品質不論,而有機米,產量雖較低,但是單價較高,從一開始一兩百元,到現在有人開出35元的價格,還是比慣形農法的米高出近三倍。
土壤
回到土壤這個主題,土壤是由岩石風化而成的,母岩對於土壤的種類有決定性的影響,五公分的表層土壤形成,大約需要一百年的時間,在熱帶雨林等較濕熱、植物較多的地方,土壤形成就會快一點,一般的農地是裸露的,土壤隨風飄逝,這也就是當草被牲畜吃掉後,結果造成草原沙漠化。裸露的土壤只剩下土,直接受到陽光直晒,動物被熱的只好搬家,這樣土壤就懨懨一息了。所以在樸門的觀念裡,其中一項就是要「加強森林的演替」,把被干擾過的土壤回復較自然的狀態,怎麼樣加速土壤形成呢?就是利用覆蓋(Mulching)。
我們常常講的「次森林」,就像是一些禾本科、樟桐科的植物,屬於陽性先驅植物,喜歡陽光,而相對應的就是一些耐陰植物,適合溼度較高的地方,這也就有了「食物森林」的概念,利用不同種植物混種,因為可以達成自然平衡,不須要太照顧,藉由一開始的設計手法,使一年四季都有產量。順帶一提的是,植物都是有感覺的,在植物的祕密生命這本書中,就提到如何用植物去偵辦案件,抓出壞人。
台灣的地質屬於新生的大部份為花崗岩、大理石等,要如何判斷土壤的特性?很簡單,拿一個罐子,放土再加水,砂質土壤沈澱的較多,黏質土壤沈澱較少,並有有機質漂浮,水中沈澱物可大分為三層,由下到上為砂質土、壤土、細砂(黏土),黏土的上方1/4到1/5是分離出來的有機質,理論上來說三層的比例是1/3平等分配最好,不過實際上,什麼樣的土比較好,沒有一個定論,要看植物的特性,像是西瓜在河床沙地也可以生長,如果土質太酸,可以用堆肥把它改回來。
麵包窯
今天要做的麵包窯有很多型式,從古早磚造、園拱形的羅馬窯開始,大部份的麵包窯都是它的形象,也有田間無煙囪移動式的,和義大利的pizza窯。我們今天做的是大型的麵包窯,可以同時放兩個烤盤。有些人會問,為什麼做一個麵包窯就叫做樸門了,因為它融合了很多的因素,包括1. 在地生產,在地消費:台灣所吃的麵包,幾乎全部都是進口小麥,且大部份的麵包店,配方油、糖、鹽等都非常多,所以最好是可以自己種一點小麥,自己烤麵包,這樣也可以減少食物旅程,2. 自給自足率提高,並推展多樣性多功能裝置,3. 雙手萬能,健康飲食,4. 學習技能:利用體驗課程學習技能,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5. 環保概念:節能減碳並尊重自然。
也有人會說,你們這樣燒木材、冒煙也會對環境造成傷害,煙有分兩種一種是白色,那是水汽,木材不夠乾的時候會產生,另一種是黑色,是碳,是因為燃燒不完全。 木材用的是漂流木等植物性的,等燒完了以後產生的CO2,就回歸自然,成了碳平衡過程中的一環,那相對於一般說CO2的排放,是過度使用石化能源,還有動物排放的CO2,石化能源是古代的植物,很久才行成的,現在把它都排放出來,CO2就太多了,動物排放的尤其是牛,你說我們人類也會放屁,牛有四個胃,打一個嗝肯定勝過你放一百個屁。有野蔓園做麵包,三公斤的麵包,大概用3-5公斤的木材就可以了,如果有煙囪大概要5-7公斤。
麵包窯分為兩個部份來說,第一個是基座,第二個是窯體。基座的部份,此次是由一間屋老闆已做好了,尺寸大概是180平方公分,高度為30公分,下面墊高60公分左右,以方便放入烤盤為主。在基座的空間,1. 放入較破碎的廢棄磚頭,2. 空隙以沙填補,3. 在中央會放烤盤的部份,鋪玻璃瓶,與旁邊的沙同等高度,並注意把蓋子、塑膠的部份取下,4. 接著在上面整齊的鋪磚,中間的部份可用防火磚取代,中間的孔洞由沙補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平臺,可放窯體。
第二是窯體的部份,1. 用建築用沙(此次使用新竹土)在上面形成一個橫放的蛋剖一半的形狀的沙丘,目的是之後把土條堆疊在上面,有個形狀,等土條乾了以後,在從窯口把沙挖出,而蛋形的目的是使空氣對流順暢,2. 上面鋪一層報紙,用水打濕,3. 圍上土條,並留窯口。而土條(土磚)有四個材料,1. 乾淨的黏土,挖地面下一公尺的土比較乾淨,或者是買一般的土,用之前先泡水軟化,2. 細沙或建築用沙,挖的時候挖表層較乾的土,用撒的,為的是使土團有空隙,3. 稻桿,曬乾的稻稈切碎成5-10公分的長度,不要超過10公分,4. 泥水,為的是增加黏度。這裡使用的材料都講求乾淨的,因為麵包的製作過程會膨脹,會吸收周圍的物質,所以乾淨是很重要的。把材料全部放在一塊正方形的布上,稍微拌勻後開始用腳踩踏,可以不時的用內拉外踩的方法,將材料翻面,什麼時候才算完成呢?就做出長約30公分、直徑約10公分的土條,左右搖晃10秒鐘不斷,這樣的黏度就算可以了。
最後,上個步驟的半蛋形建築用沙的部份,是直接在基座的平台上製作,土條的部份另外做,現在要把土條包圍在半蛋形的沙丘上,使用交丁式的排列方式,一共兩層,第一層排好後要戳洞,第二層排上去時利用重力大力的擺上去,把表面抹平、裝飾一下,可以用喜歡的造型,這樣也就融合了樸門所提倡的「美」的元素了,假如空間資材足夠,有可以連接著做座椅、置物臺等,多樣化的利用。
三明治堆肥
講到農法,還要配合看你的目的是什麼?是什麼人使用?對象是誰?例如是家庭、民宿休閒用,還是主要經濟來源?還有一點就是關於有機的迷思,認為只要是有機肥就是有機農業,但其實我們常常看到的有機資材,如椰纖,多是從泰國、越南來的,無菌的常常發霉,因為第一個入住的微生物,就會迅速成為優勢種,當在家庭裡小量使用時,可能開封後一、兩個月才用完,這時可能就很容易發霉,又如太空包裡的木屑,有些是從大陸運來,那有些黑心的就會用廢棄的木頭傢具去製作,品質就很難保證了。
要如何試驗什麼種子適合怎麼樣的土壤堆肥呢?就把各種種子都種下去!可以利用土把各種種子包起來,變成所謂的「種子球(seed ball)」晒一晒就把它丟到土裡,另在也將種子保留,利用社群做種子及心得交換,像是在網路上很多種子交換的網頁,或是買F1的種子來自行留種實驗。另外,三明治堆肥是利用覆蓋的方法保溼,但在秀明農法中,不用覆蓋時的原因是希望植物可以自行去找水,根深的更深,植株可以更加健壯,所以每種農法都有不同的理論,是了才會知道哪一種最適合自己的耕作方法與土地特性。
在做三明治堆肥之前,要先番土整地,要注意的是,在樸門的做法中,除草是不刻意除根的,我們把草除了以後,把它拌進土壤中,或是用於覆蓋廚餘,假如想保留漂亮的雜草,就把它整個挖起來放在旁邊保留,之後再把它種回去,翻土只需翻一次,之後就不需要再翻,所以可以翻鬆一點。種植的格局,可以自行安排,例如「鑰匙孔式」的方法,可以讓種植面積手都可以搆的到,並且在邊界處,利用木頭石塊去做出分界、圍籬,一方面可以使人不會踏進去,二方面可以造成邊際效應,使動植物、微氣候多樣化,且土壤較不會變硬。水資源的部份,可以在旁邊挖一個坑,樸門不會挖個大的水庫,使用「分散」的方式,並利用雨水蒐集等方法,蒐集水資源,渡過缺雨的季節。
三明治堆肥有五層,步驟包括1. 廚餘,這部份是高氮,不夠時可用雜草混雜,只是效果較差,2. 枯枝落葉、稻梗,這一層是碳的部份,3. 澆水,4. 覆土,5. 鋪紙板或大片葉子,目的是保護,6. 再覆土,第二層土需厚一點,7. 種植植物。其中廚餘層與枯枝落葉層約3-5公分,綠色的碳較多,咖啡色的氮較多,可以去調配碳氮比例,這樣看起來疊了很多,但因為成份有70%都是水分,所以幾天後就會消下去了。
細節的部份包括1. 廚餘盡量少點肉、豆腐等,因為狗會把它挖起來吃,2. 因為要覆土,所以在整理基地時,須先把一些土堆在旁邊,用於覆土,3. 紙板的部份儘量把油墨的部份撕除,偶爾一次沒有關係,但是長期累積下來就不太好,紙板不夠的話,可以先想種植時如何排列,鋪重點的地方即可,4. 種植時把紙箱戳破再種植,種植時小心不要碰到廚餘層,假如怕會碰到,可以在補一些土進去,撒種子的植物也是用同樣的方法,把紙板戳破後放入,5. 種植的距離約30-40公分,依據植物特型做微調。
在種植的時候,要知道有植物分布有七層,從上到下包括樹冠層(頂層)、中間層(如竹林)、底層、地面層、垂直層、地表下層(如馬鈴薯)和微生物層,知道這個是為了配置作物時,需配合方位,使高層的植物在日後不會遮到,例如木瓜屬於中間層的植物,在種植時就需單邊種植,避免遮到其他的作物。另外一些隨機教學,包括玉米易雜交,所以不同品種的要種遠一點;種果樹時可以在旁邊種樹豆(銀合歡),雖然是個外來種,不過可以適量的用,不要外傳即可,並在開花結果前砍掉,果樹長大了在把整棵砍掉;一些繖形花科的植物可以種在旁邊當忌避植物,如紅蘿蔔。